![]() | 陳集山藥 ![]() ![]() “陳集山藥”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陳集人民種植山藥已有兩千余年,久傳不斷、延綿至今。據《定陶縣志》記載:春秋末期,商祖范蠡棄官經商,攜西施從越國遷居到天下之中的陶丘(今定陶縣)定居經商,因西施有“食薯蕷(山藥)、美體容”之好,故引種薯蕷,在陶丘北(今定陶縣陳集鎮)一沙壤平川繁衍馴化。至清朝道光元年,定陶縣陳集鎮陳集村的谷韞璨(字寶巖1794-1861)考中武進士,曾任省塘、山西游擊,撫標中軍參將,蒲……[詳細] |
![]() | 菏澤牡丹 ![]() 菏澤在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黃河古三角洲上。這里盛產牡丹。牡丹的品種繁多,種植歷史悠久,F在,菏澤牡丹的種植面積有5,000多畝,花色品種有300多種。菏澤牡丹枝茂花艷,馳名全國。菏澤素有“牡丹之鄉”的美稱。牡丹,雍榮華貴, 美艷絕倫是花中之王, 歷來被奉為庭園珍品,中國國花,并一直被中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千百年來,她不但以其天姿國色為天下花圃爭輝,還在無數藝術佳品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詳細] |
![]() | 山東煎餅源于泰山,山東煎餅夠薄的了,用五谷雜糧為原料制成,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蔥或其他蔬菜肉類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蒲松齡特地為它作《煎餅賦》,可見對煎餅感情之深。 為什么說山東煎餅是最好的食物呢?理由可多了!其一,煎餅原料由五谷雜糧精細研磨而成,既不是純細糧,也不是純粗糧,營養豐富,便于人消化,因為做煎餅的原料都帶皮殼,含粗纖維多,對消化很有幫助,是城市居民讓人擔憂的健康狀況的一劑良方……[詳細] |
![]() | 單縣羅漢參 ![]() ![]() 單縣羅漢參是山東菏澤單縣的特產。羅漢參是我國稀有作物,至今已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早在1628年《農政全書》中就有記載,具有清熱解毒、理氣散結、散積補脾、養人腸胃、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腫痛、癰腫、疝氣、瘰疬、痛經等功能。單縣羅漢參產品品質獨特,果實直徑2cm~5cm,外表土黃色,有環狀輪紋,肉質潔白細膩,熟食清香甘美。羅漢參含16種礦物質微量元素,17種氨基酸及粗蛋白、還原糖、維生素等40種營……[詳細] |
![]() | 東明西瓜 ![]() ![]() 東明縣是山東省西瓜生產基地之一,素負盛名。1959年,產一特大西瓜,狀如石滾,重51.5公斤,在河南省農業展覽館展出后,名揚全國;1968年,又產1只53公斤的特大西瓜,被稱為全國西瓜之王。1981年,李六屯村農民種出一株龍鳳西瓜,單株結瓜14個,總重量80余公斤,創全國單株西瓜之最。1986年,山東省首次西瓜展評會評出的3個特優產品中,東明縣的鄭州三號名列第一,中育六號名列第三。1987年,在全……[詳細] |
![]() | 單縣羊肉湯 ![]() 單縣羊肉湯,選用當地優質山羊為原料,鮮肉、骨架與佐料合理搭配,高溫使油乳化而成。其主要特點是湯白汁濃而不顯油花,鮮美合口,食而不膩( 菏澤) 山東單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南有黃河故道,北有貫穿全境的大沙河。這里水草豐美,綠樹成蔭,陽光充足,氣候濕潤,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個天然的優質牧場,被稱為“中國青山羊之鄉”。單縣的羊肉細嫩鮮美,腥膻味小。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凈,鮮味爽……[詳細] |
![]() | 單縣青山羊 ![]() ![]() 單縣是全國養羊大縣,1986年被山東省確定為”山羊板皮出口基地縣”,1996年被列為”國家秸稈養羊示范縣”,1997年被中國特產評審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青山羊之鄉”。單縣青山羊飼養業正由千家萬戶的散養逐漸向規;、專業化方向發展,由粗放經營管理逐漸向科學化、良種化方向發展,已成為我縣發展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青山羊存欄量達200萬只,年出欄近百萬只。為發展養羊事業,我縣在萊河鎮……[詳細] |
![]() | 南王店西瓜 ![]() 南王店西瓜是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南王店鎮的特產。南王店西瓜憑借良好信譽和優良的品質,深受市場的歡迎和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更是遠銷天津、上海、江蘇等地。王樓行政村是南王店鎮最早種植西瓜的地方,也是現在全鎮最大的西瓜種植村,不少瓜農都是當地西瓜產業發展歷程的見證者。該鄉在西瓜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技術規程,在病蟲害防治上以農業、物理、生物防治為主,明確禁止使用高殘留農藥,同時推行大量施用腐熟優質有機肥,實行……[詳細] |
![]() | 成武醬大頭 ![]() 成武醬大頭菜采用本地產大頭菜,經過傳統工藝腌制而成。此菜始于清乾隆年間,后經十幾代人的鉆研研究,先腌后醬,棕紅透明,集香、咸、甜三味于一體,咸甜適度,香味綿長,口感清脆,風味獨特。成武醬大頭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為山東省成武縣成武鎮、九女集鎮、天宮廟鎮、孫寺鎮、茍村集鎮、白浮圖鎮、張樓鄉、大田集鎮、黨集鄉、南魯集鎮、汶上集鎮、伯樂集鎮等12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詳細] |
![]() | 鄆半夏 ![]() 鄆半夏是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的特產。鄆城漢石橋一帶地勢低洼,氣候溫和,適于半夏生長。因此鄆城半夏以其色白、質實、個大而名揚海內外。半夏,又名麻疙瘩、老鸛眼、芋頭、天落星、無心菜,為天南星科植物的干燥塊莖。半夏入藥始于《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中有“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故名”。半夏、性辛溫、有毒。其功效主要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主治濕水飲,胸膈脹滿,嘔吐,咳喘等癥。半夏是鄆城傳統地道……[詳細] |
![]() | 鄄城魯錦 ![]() 魯西南民間織錦是山東西南部獨有的民間手工純棉提花織布,即用染色棉線按照設計好的經緯,手工織成帶有幾何圖案的面料。我國以農立國,幾千年來男耕女織,相沿已久。鄄城民間織錦長盛不衰,是與當地盛行女子新婚陪嫁織錦的風俗緊密相關的。鄄城的農家女孩從十三四歲開始織布,一是滿足家用服飾的需求,二是準備織錦嫁妝,其中有被面、褥面、床單、帳子、衣料、手巾、包袱帶等。當地的群眾則以織錦的數量和花色來衡量姑娘們的品德和……[詳細] |
![]() | 魯西斗雞 ![]() 斗雞是我國古老的雞種,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珍貴的家禽品種資源。魯西斗雞,是我國四大斗雞品種之一,總量占我國斗雞的80%以上,鄄城縣魯西斗雞保護工作起于60年代初,歷經鄄城縣高級畜牧師陸建達等幾代畜牧工作者和斗雞愛好者的艱辛與努力,幾經提純復壯、繁衍、培育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魯西斗雞新品系。目前,鄄城鴻翔牧業有限公司魯西斗雞核心群達到20000羽,年可向社會提供斗雞種苗50萬羽,商品斗雞30萬只……[詳細] |
![]() | 牡丹區從2000年開始栽植早春小甜瓜,目前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0萬多畝,年產量突破5億斤,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20多個省市,成為助農增收的新引擎和建設新農村的大產業,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5億斤甜瓜香飄四方10億元鈔票喜進萬家——牡丹區早春小甜瓜發展之路解密中國菏澤網消息姹紫嫣紅-,早春甜瓜分外甜。春夏之交的牡丹區萬福辦事處瓜香四溢,行走在樹木茂盛的田間小路上,感覺到的不僅是沁入心脾……[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