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海拔500至750米,坡度15至25度,疏松透氣濕潤,排水性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光照充足的山谷、緩坡地。土壤ph值5.4至6.7,有機質含量≥23.1g/kg,土層深度≥50cm的紅、黃壤土。
三、栽培管理
1. 選擇母竹:選擇生長健壯,分枝較低,枝葉繁茂,竹節正常,無病蟲害,1年至3年生,胸徑3cm至6cm的毛竹為母竹。
2. 種植:將母竹放入穴中,竹蔸上部略低于土面,鞭土密接,下緊上松,填土時防止損傷鞭根和筍芽,澆水保濕,打樁固定。每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種植時間,栽植密度:每公頃625株(叢)至833株(叢)。
3. 施肥:第一年施肥二次,5月至6月每株根施復合肥0.25kg或液施尿素0.15kg至0.25kg;第二年5月至6月每公頃根施復合肥375kg,11月至12月每公頃施有機肥20t;第三年5月至6月每公頃施復合肥450kg,11月至12月每公頃施有機肥30t。
四、采收
采筍期在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2月底。宜在筍尖即剛露出土面1cm至2cm時采收,采筍時,先扒開筍周圍土壤,露出筍體,在筍體膨大彎曲部位,用采筍刀從內向外切下,保留余蔸2個以上飽滿的筍目,切口平滑,與筍節平行。割筍后及時把表土復回原處。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鮮冬筍感官要求見表1。
表1 鮮冬筍感官要求
項目
要求
色澤、形態
筍殼呈淡黃色,筍肉白色或乳白色,筍體飽滿,殼薄肉厚,外形呈馬蹄狀,有沉實感。
滋味、氣味
筍香味濃郁,筍肉口感細膩爽脆,清甜鮮美
2.鮮冬筍理化指標見表2。
表2 鮮冬筍理化指標
項 目
指 標
單筍重/(g)
≤200
氨基酸總含量*/(g/100g)
≥2.0
谷氨酸*/(g/100g)
≥0.28
總糖(以葡萄糖計)*( /%)
≥1.6
粗纖維*(/%)
≤1.2
注:帶*號的項目為可食筍體營養含量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